不知道下面這篇文章是否是梁教授說的,不過也是圓覺文章之一,說的很令我有所感概。
還有更多類似的好文章在此
http://www.obf.org.tw/new/intro1/master_03_02.htm
...藍石
透過網路,接觸了新時代思想與佛學思想,現在正在練自發功,本著就是下面文章梁教授所說的,在理性上、思維上打轉,與真實是有很大的差距的。
....藍石
這篇是圓覺文教基金會的文章,非常棒的文章(圓覺的文章一向都很棒),我沒有什麼好評論的,是用來自我反省的,我該堅持什麼?放棄什麼?
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obf.org.tw
這網站是我好幾年前替基金會做的,那個時候功力不怎麼樣,不過已經盡力了,最近有空,想幫他們修改成漂亮點,功能多點的樣式,不過聽說有人也寫了一個更漂亮的,所以就...算了,不過不知道為什麼,他們還一直用我設計的這個。或許某一天,我設計的這個網頁,就會不見吧!
承認錯誤、接受教誨,是多麼難能的勇氣和度量!
然而,承認錯誤、接受教誨,對自己原本是很好的事,為甚麼很多人卻不敢去面對?尤其當你費了很大心力,想糾正他人的錯失,甚至用生氣損害自己身心的方式,來斥責以求影響他人,而對方卻逃之夭夭,甚至還生起不滿與對抗的心理,不但沒有達到你所預期的結果,還損害了你們之間的關係,這期待與事實之間的差異不可以道里計。然而,要問的是,兩者之間的差異從何而來?逃之夭夭與不滿對抗的心是如何產的?
當一個人走享受修行這條路時,在修行的過程中,有三個簡單的標準可以辨認所走的路是否正確...
from:http://www.obf.org.tw